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

紀念柯慶明教授 (2);《永遠的輝光: 柯慶明教授追思紀念集》。《創世紀》的一日 \ 黑野 by 陳文發

281 紀念柯慶明教授 2019-04-0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8fQRMbdKrM&t=190s


28:12



"王文興老師曾在搭公車時,看到一種「脫苦海」的藥物廣告,又看到車上告示牌寫著:「請由前門下車」,他忽然若有所悟,將互不相干的兩句話組合為:「請由前門下車,脫苦海。」"~~柯慶明轉告廖振富




281 紀念柯慶明教授 2019-04-07

検索結果

ウェブ検索結果


柯慶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wikipedia.org › wiki › 柯慶明

柯慶明(1946年3月12日-2019年4月1日),前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所和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專業是中國文學和台灣文學。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本科畢業,師承臺靜農、屈萬里、洪炎秋等先生。1969年留校任助教,輔助時任中文系主任屈萬里 ...
逝世‎: ‎2019年4月1日 (73歲); 臺灣台北市

***
感人的友人懷念集《永遠的輝光: 柯慶明教授追思紀念集》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2019。台北:秀威,2019, BOD





《創世紀》的一日 \ 黑野
陳文發·2019年4月2日 星期二·閱讀時間:3 分鐘
「歲月忙中過」似乎是現代人的宿命,我也不例外;但「詩興閒裡尋」,因而我遂無暇尋興,而久久無詩。我又欠缺我的原住民朋友的「久久酒一下」的習慣與本領。否則微醺或一醉之際,詩神或者會看我已暫時無法忙碌,偶然眷顧一下,或多或少,總可以混充一下「詩籍」。但目送詩興的飛鴻,已經不止三日、三月、三年、三……卻一直未見自己手揮詩句的五弦。(瘂弦的弦雖瘂,亦能震動不已,而振盪人心;我的心弦竟已進入八風不動,定靜如一的境界,該是歡喜?還是惆悵?)
因而,我的日子,雖然仍是讀詩不厭,教詩不倦;但要以「詩人的一日」被拍攝,我的第一反應是:是不是弄錯了「人」?你們確定要找的是「黑野」?而不是「隱地」?我們兩人都姓「柯」,筆名涵意近似,都有一點資深,會不會打錯電話?搞錯了人?沒錯!真的找我!是不是看了我被隱地陷害而寫的《2009/柯慶明:生活與書寫》日記;其中確實記了改詩不成的窘境——可見詩神真的不眷顧我!
或許資深的涵意,就是耳根子軟!(自孔子以降,大抵如此!) 人家是好意嘛!混充就混充,樂得由攝影名家,拍幾張「劇照」,留給孩子們看,一來可以唬唬他們,(老爸不是蓋的!想當年…) ;二來一向不愛拍照的我,總算也可以有幾張照片可以留給他們作紀念。(真後悔沒在雄姿英發的年代,留下如此的一日身影!)

纖維質之必要,吃沙拉之必要。

寒風細雨猶獨行——因為騎「自行」車。

坐而「聊天」,是生活中重要的喜悅。


傳承?或挑戰?面對可畏後生之喜悅。

分享思想:這就是我的工作。

書太擠;人太胖:食「言」而肥?

這不是藝術家的手故無足觀 第一本創作集是白先勇幫我出版的

我對於「現代」畫之興趣,不亞於「現代」詩!

更上一層樓!:眼界放寬了嗎?還是困在樓梯間?

有紙有筆就可創作——詩是最「省錢」的藝術!

手記是我日常的寫作形式。

以畫寫詩,藝術源自共同的泉源 對世界的深情與感觸。

書堆裏的「山頂洞人」。
發表於《創世紀》2012年春季號 詩人的一天 專欄
圖文說明 : 柯慶明教授
照片攝影 : 陳文發 拍攝於2012年1月4日
附錄

2012/01/23

柯慶明教授的來信

陳先生:
您拍得很有味道。我遵囑(按傳來順序)寫了圖片旁白。挑哪些,怎麽排序:就交給您來決定吧?因為我本「無心」自我表現,就讓它成為您的作品吧
謹祝 新春新景象 即事多所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