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1日 星期四

.Remembrance Day Armistice Centenary / 2018.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百年紀念。 柯勒維茨(Käthe Kollwitz)傷痛....









國殤紀念日
Cenotaph London.jpg
2004年國殤紀念日的倫敦和平紀念碑
正式名稱國殤紀念日
別名虞美人花日(Poppy Day)
參與者大英國協
類型國際性
意義紀念捐軀軍人及戰爭死難者
風俗默哀遊行
日期11月11日
時長1日
頻率年度
2002年國殤紀念日時,在倫敦的西敏寺外「國殤園」中擺放的臨時紀念牌

國殤紀念日[註 1](英語:Remembrance Day)訂立於每年的11月11日,為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其他戰爭中犧牲的軍人與平民而設立的紀念日,又譯「和平紀念日」、「陣亡將士紀念日」。第一個國殤日於1919年在大英國協舉行,原稱「停戰日」(Armistice Day),於1919年11月7日英王喬治五世創立,紀念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時,德意志帝國代表在康邊停戰協定簽字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節日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稱呼:國殤紀念日流行於澳洲加拿大英國虞美人花日(Poppy Day)通用於馬爾他南非;在美國稱為退伍軍人日(Veterans Day);在日本德文「Volkstrauertag」翻譯為國民哀悼日(日語:国民哀悼の日),專指德國的「國殤紀念日」;在法國比利時紐西蘭被稱為停戰日(Armistice Day)[1][2]


The Independent
Trump is in Paris for events marking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armistice that ended the First World War
INDEPENDENT.CO.UK
Trump cancels visit to US military cemetery because of 'poor weather'


"We must draw a veil over all the horrors of the past,” said Winston Churchill not long after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Around the same time, the American philosopher George Santayana issued a warning, often repeated since, to the effect that “those who forget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
What should we do ‒ forget or remember?
Remembrance helps us come to terms with the painful lessons of the past. Whoever we are, we must not forget how much efforts were made by man to destroy man barely 100 years ago. “Never again,” was born out of the ashes of WWI so on this day, November 11, we invite you to remember with us.
Discover the #UNESCOCourier article ‘War: the evil that man do’ written by Tzvetan Todorov: https://on.unesco.org/2RHpKAv
Remember and Share!



UPDATE: The Queen and senior royals attend the annual Festival of Remembrance in London.





幾天前,作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百年紀念。

【胡適日記】只是摘要,許多感人的故事沒記。
譬如說,1926年 11月11日,他借劍橋大學基督學院的院長辦公室寫講稿 (演講卻是在ART Schhol)。
當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紀念日,The Cenotaph。 胡適在辦公室看到白髮老油漆工,在梯子中間停下來,虔誠而莊嚴地禱告一分鐘,相當感動。

British Museum
On #RemembranceDay, here is a red poppy made by Mary Delany in 1776. The Museum will observe the 2-minute silence at 11.00.
The poppy is used as a symbol of remembrance as it grew prominently in Flanders, where many died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讀過一戰之 歷史,英法德各國,死亡以5百萬人以上計算,或說英國菁英大傷,埋下衰落種子 (Peter Drucker) ,實在很難"狂歡購物":香港的大學單位,深知此理.....但,也只能淡然處之。

胡適的日記:隔洋觀戰、1926英國
1926年 11月11日,他借劍橋大學基督學院的院長辦公室寫講稿 (演講卻是在ART School)。當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紀念日,The Cenotaph ,大戦戦没者紀念。 胡適在辦公室看到白髮老油漆工,在梯子中間停下來,虔誠而莊嚴地禱告一分鐘,相當感動。

HANCHINGCHUNG.BLOGSPOT.COM
台中一中,1915。 1917年11月6日,臺中車站舉辦落成式 當天中午,臺中車站前就舉辦了素人角力大賽,到了晚上,喜劇舞蹈與臺灣戲演出,穿插當時最有名的彰化煙火,觀眾達萬人以上,熱鬧非常。就這樣,車站陪伴我們走過了10...






台中一中,1915。
1917年11月6日,臺中車站舉辦落成式
當天中午,臺中車站前就舉辦了素人角力大賽,到了晚上,喜劇舞蹈與臺灣戲演出,穿插當時最有名的彰化煙火,觀眾達萬人以上,熱鬧非常。就這樣,車站陪伴我們走過了100年。.....

 Armistice Centenary / Remembrance Day 2018.

1918年11月9日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退位,帝國變成共和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其中一項影響,就是歐洲國界大變,尤其是中歐誕生(或重新出現)了很多新國家。
(圖片來源: 英國國家檔案處/MAPS IN MINUTES)


Poppy Appeal籌款活動
籌得款項是用來幫助屬香港居民的前駐港英兵及他們的家人。

Beyond The Deepening Shadow: The Tower Remembers
As the nation commemorates the centenary of the end of the First World War, a new installation at the Tower of London, Beyond the Deepening Shadow:
This new artistic tribute will run for eight nights, leading up to and including Armistice Day 2018.

In Tribute to First World War victims

10,000 flames light up Tower of London’s moat
2018.11.5


當年慘絕人寰事件的陰影......
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共同出席了紀念一戰結束100週年音樂會
1918年,貢比臬停戰協定簽署儀式場面
斯特拉斯堡大主教拉威爾(Luc Ravel)指出,兩國總統一起出席在教堂舉行的音樂會,有"非常重要的象徵力量"。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是阿爾薩斯所有正反經歷的縮影。



經濟學有時過份天真,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改變世界大國最大的,乃是各國青年精英的喪命戰場。
此等統計圖缺各國死亡人數。



最近好像看Sony 的LCD電視,玩新年新決心(RESOLUTION)與LCD電視螢幕的解析度(resolution)--這很親切,因為20年前為電子所-工業局做過{High Resolution CRT 可行性分析},現在20幾年過去,終於另外科技崛起;今年...

Germany and Austria started WWI seeking European domination.
In this contemporary drawing by Heinrich Zille, the German soldiers bound westwards to France and those bound eastwards to Russia smilingly salute each other.


《極端的年代》鄭明萱譯
普法戰爭1870~71:15萬
西線Western Front 死亡 (萬):美:11.6;法:160;英:80;德:180;  p.39
總死亡 (百萬):美:.116;法:1.7;英:.9;德:1.8;  …..




Members of the Western Front Association dressed in WWI uniforms parade by the Cenotaph.
2008
CREDIT: SGT RUPERT FRERE RLC

為了紀念在世界大戰中犧牲的將士,英國曾在1936年通過法定程序,確定每年離一戰停戰日最近的一個星期日為“陣亡將士紀念日”,也稱“休戰紀念日”(Armistice Day),2008年(90周年 )的紀念日是11月9日。1954年后,這個節日與“退伍軍人節”合在一起紀念。
上午11點全國進行2分鐘默哀,女王在倫敦市中心的國家戰爭紀念碑獻了花圈。
在倫敦的紀念儀式中,數以千計的老兵列隊穿過白廳街的紀念碑致意。聯邦國家的40多個使節也參加紀念活動獻了花圈。



Nation's bells to ring out in unison to mark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Armistice
“As the centenary commemorations draw to a close, our priority is to make sure we continue to keep the history of the First World War alive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even as it falls out of living memory.”
BELLRINGERS AT ST MICHAELS CHURCH IN THE VILLAGE OF NORTHCHAPEL, WEST SUSSEX CREDIT:ROY LETKEY

胡適的日記:隔洋觀戰、1926英國
1926年 11月11日,他借劍橋大學基督學院的院長辦公室寫講稿 (演講卻是在ART School)。當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紀念日,The Cenotaph ,大戦戦没者紀念。 胡適在辦公室看到白髮老油漆工,在梯子中間停下來,虔誠而莊嚴地禱告一分鐘,相當感動。

 Armistice Day around the world
乘楯歸來圖.  卷五、一一
(The Home Coming, From The Sun (New York))此時事畫真神來之筆。無錢所選 (卷五、四)乃遺之.......。此途當名之曰《乘楯歸來》。海濱老人,美國也 (...老人名Uncle Sam,隱U.S.兩字也),手捧花圈,遙望海中載尸之歸舟,老人垂首,哀戚之容,淒然動人。{註}花圈飄戴上所書"Greater love hath no man",見《新約約翰福音》15:13,全文"
John 15:13 KJV - Greater love hath no man than this,

Greater love hath no man than this, that a man lay down his life for his friends.
思高本: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
hc的猜測:在古希臘時的軍人,刀盾等都是自備的,屬於自己的財產---所以"乘楯歸來"的意義多一層,即其人其財歸故鄉。也常有盾是金屬製的,用楯字可能不恰當。


《胡適留學日記》第二波的漫畫 (歐戰,1915)
1915.7.11
Pp. 193~201 8 幅
中文要義,甚佳。
shortage of men BAKER BUTCHER

 PEACEFUL PROVOCATION
武裝和平
1912
7x10" punch cartoon 1912 germany england peace

I Believe in the Sword and Almighty God, 1914
Boardman Robins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ardman_Robinson

The Father and Mother, circa 1915

The blessing of peace 德法
武裝和平 2

國殤紀念日不佩戴國殤罌粟花標誌
本週日是一戰結束週年,英國人傳統上在這個時間會佩戴虞美人花,紀念陣亡士兵

A Hundred Years After the Armistice
Even a few weeks before the Armistice, Germany's newspapers were still running stories about an imminent final victory.



比諾曼地登陸日雙方死傷更慘的終戰日/末日
late Joseph E. Persico’s well-crafted and quietly angry “Eleventh Month, Eleventh Day, Eleventh Hour: Armistice Day, 1918—World War I and Its Violent Climax,” from 2004
 twenty-seven hundred and thirty-eight men from both sides were killed, and eighty-two hundred and six were left wounded or missing.

Tyne Cot Cemetery, Belgium 歐洲大陸最大的英國墓地

埋葬了11956名英聯邦士兵和4名德國士兵。公墓的內壁上刻著另外34957個名字,沒有找到他們的屍體。在砲火和連續的射擊下,根本沒有機會埋葬死者。即使在今天,農民仍然會在田地裡發現屍骨。
10 of the Biggest UK War Cemeteries in Europe



傷痛

柯勒維茨(Käthe Kollwitz)花了18年的時間,完成了“悲傷的父母”這個作品。1914年10月她的兒子彼得前往佛蘭德斯前線,不到一周後,他在那裡喪生,年僅18歲。他的墳墓就在父親這座雕塑一旁的德國軍人墓地。超過2.5萬名青年被葬在這裡。


天災,沒說明,很難了解傷心的是?也許是龍捲風、兵災或疫情?

This is a list of the biggest known epidemics (including pandemics) caused by an infectious diseas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epidemics
Outbreak, 1908





See You Up There (2017)
In 1918, just days before the Armistice, a tragic act of war intrinsically links two soldiers.
《天上再見》斥資7億用最美畫面刻畫最黑暗的人性


Reims Cathedral Burns;September 19-20, 1914
法國總統顯然也有意利用此次機會,重新改善自己的民眾支持率。從本週一起,他開始為期數天的對11個大區的巡視,造訪大戰中的重要地點,凡爾登和蘭斯(Reims)均在其中。法國《世界報》稱,民意支持率陡降的這位40歲總統有意再度增加與選民們的接觸。在野黨頻頻指責馬克龍是"富人總統"。

索姆河戰役和帕斯尚爾戰役1917 (雙方共使用了4百萬顆榴彈):
「血腥而徒勞無功的屠殺行動」,「戰爭中最大的折磨」。

帕斯尚爾還剩下什麼?佐內貝克百日(從7月底到11月初)
除了碩大的瓦礫堆和池塘什麼都沒有剩下,而池塘也因為滿是砲孔和泥漿難以辨認

World War I mobilization, 1 August 1914
German soldiers on the way to the front in 1914. A message on the freight car spells out "Trip to Paris"; early in the war, all sides expected the conflict to be a short one.

據稱,1914年,數千名唱著德國國歌的大學生在與敵軍 對抗中行進。
事實上,他們是炮灰:缺乏經驗、裝備落後。蘭格馬可也因為成為戰爭志願者的墓地而得名。

山丘60:一個制高點

The Battle of Hill 60 took place near Hill 60 south of Ypres on the Western Front,

1917年7月,德國測試了名為伊普爾毒氣(Ypérite)的新武器。這種芥子氣可以引起大面積的皮膚灼傷。......伊普爾特別吸引英國遊客。


茨威格(Stefan Zweig)1928 來到伊普爾。關於當時新落成的梅嫩門,他寫道:這裡有這麼多的名字,以至於“字跡成為了裝潢”。牆壁上共刻著5.5萬名陣亡和失踪英聯邦士兵的名字,這些士兵都沒有自己的墳墓。

自梅嫩門1928年落成,這裡每晚20點都會舉行紀念死難者的儀式,伊普爾的消防隊員們用他們的號聲向死者致敬。起初這是一個紀念英國陣亡者的儀式,但後來各國的遊客都到來此地。現在梅嫩門已經成為一個共同紀念的地點。 作者: Birgit Görtz/萬方


1918
Suzuki Shonen (鈴木松年1848-1918) 1917

シュペングラー『西洋の没落』




Opinion: "We know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last twenty years," C.S. Lewis wrote in 1944, "that a terrified and angry pacifism is one of the roads that lead to war." It is a truth that bears repeating as the world reflects on the tragedy of World War I, writes Joseph Loconte.


世道人生:文明與野蠻 - 李怡
1914年,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波蘭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Kasper Malinowski)正在太平洋島嶼的熱帶雨林中考察。他向當地的一名食人族描述:「歐洲正在發生戰爭,每天有幾萬人喪生。」食人族土著驚奇地問道:「你們怎麼吃得下這麼多人肉?」當他解釋歐洲人不吃人肉時,食人族嚇呆了:「不吃的話殺這麼多幹甚麼?你們那裏也太野蠻了!」
這是對文明社會的辛辣諷刺。文明社會的人認為食人族野蠻,但實際上自認是文明社會的人比食人族更野蠻。
一戰前世界文明的中心是英國,它以《大憲章》、個人主義和市場經濟塑造了一套現代政治秩序,是海洋商業文明的象徵。在英國主導的全球自由貿易體系下,世界進入了較為和平的幾十年,經濟蓬勃發展,電話、火車等新技術產生。1900年代,最博學的學者都認為,人類已經不可能再發生大規模戰爭,因為「全球化使各國的經濟聯繫空前緊密;軍事平衡使任何國家都不敢保證獲勝;對各方而言,戰爭都是得不償失的非理性行為……」
他們高估了人類的理性。人類的貪婪,尤其是無止境的權力慾,所產生的惡行,並沒有因科技進步而有所改善,相反科技發展使現代人比食人族更野蠻。
德國在鐵血宰相俾斯麥執政的30年間(1862-1890),大力發展工業,以一系列鐵血戰爭統一德意志,並成為德意志帝國第一任宰相。威廉二世登上皇位後,就以德國經濟崛起、國力增強,依仗國家主義的強勢四處出擊挑釁,與英法等個人主義的政治秩序發生衝突,一步步走向民族主義對決的世界大戰。
《世界文明史》的作者威爾·杜蘭特(Will Durant)認為:人類文明的進退,在於兩種傳統的拉鋸戰,一種是以雅典為代表的商業個人主義傳統,一種是以斯巴達為代表的農業集體主義傳統。前者經文藝復興發展為自由主義,後者就發展成國家主義。
去年是第一次大戰結束的100年。儘管二戰結束後沒有世界大戰,但100年來國際間衝突不斷,而所有的衝突,歸根究底就是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抗爭。個人主義有自由主義或保守主義之別,但總之就是個人權利最大化的體制,集體主義,或稱為國家主義,或以社會主義、甚麼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名義,但都是特權階層以國家名義去壓制個人權利的統治者權力最大化的體制。100年至今,這種衝突仍然存在,國家主義使人類顯得比食人族更野蠻。
一國兩制是在國家主義的中國主權下維持香港個人主義的設計。1997年訂立的《逃犯條例》指,移交逃犯安排「適用於(i)香港政府及香港以外地方的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任何其他部份的政府除外)」,這一個「除外」條款,是維護香港個人安全的屏障。一旦撤去,香港就落入國家主義的巢臼。
香港人反送中的大規模遊行,不是要爭取我們原來沒有的東西,比如真普選,而是要維護我們原來有的屏障。在中國與美國及西方處於對決狀態的現勢,國際社會對香港問題的關注也與過往爭取民主不一樣,這次是保衞自由文明的社會免於落入比食人族不如的野蠻。送中縱使強行通過,也不是事情的終結。西方國家哪怕不是即時,也一定在日後逐漸地不放過特區政府及其酷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